应邀到友人家做客,一进门,就吓了一跳。
房子里空空荡荡,乍看之下,还以为是被人洗劫过。一旁的友人说,你不是第一个被这房子吓到的人!
而据我所知,友人的经济状况颇为宽裕,怎么也不至于到这程度!
张学玟/摄
可友人却告诉我,这正是他喜欢的生活状态。他三餐都在单位食堂解决,周末则回父母家,自己不开火,所以不设厨房,也没有锅碗瓢盆;他喜欢席地而坐,所以房子里一套高档沙发买了几年,依旧和新的一样,最后送了人;还有,桌子和椅子,以及其他的电器,能少则少,尽量不予添置。
也正因如此,这房子不大,但却能给人空旷的感觉。走在里头,不必担心磕磕碰碰。而且,刨去了多余的,留下的都是重要的,所以在日常生活中,过起日子来总觉得条理清楚,不至于在一大堆东西中昏头昏脑。
从友人家出来后,回到自己家中,看看堆积如山的杂物,心生惭愧。
家里堆得最多的,是书。可这些书,自从买回来后,多数没翻过,崭新如初。我和多数人一样,对买书不遗余力,却真的难得有时间看书。尽管工作不忙,挺闲,但终日捣鼓这个那个,琐事颇多,真的能静下心来的时刻,少得可怜。
而且,对我来说,书更像是一种标签。尽管读书的意识越来越淡薄,但却想通过买书这样的举动,告诉身边的人,自己是个有文化生活的人。所以,在我的生活里,书渐渐失去了阅读的功能,反倒成了一种自欺欺人的标签。
其他的家具,多半也有类似的意味。比如那套沙发,本来不用买那么高档的,但最后还是咬咬牙买下;还有电视,也很少看,但却坚持要买大屏幕的。其他种种,无不如此。如今想来,更多是将其作为一种标签,虚荣的意味多于实用。
生活里,这类的东西多了,难免觉得拥挤与疲累。想去掉点什么,但看来看去,却什么都不舍得。结果,就成了如今一团糟的样子。
这大概就是多数人的真实写照。物质上,难以忍受空寥,总要想方设法把空间填满。哪怕那些东西无用,但却想用这样的方式,为自己贴上不落人后的标签。而精神上,也是如此。手机里存储的号码,永远比真正用得着的多得多;朋友不在精而在多,仿佛要是落了单,就会被贴上不合群以及吃不开的标签。
被困在种种标签中,不论是生活还是心灵,总觉得拥挤不堪。我们很少问过自己,真正需要什么?而那些不需要的,是否将其从生活中清空?要将自己的生活填满,不算太难;可若是要将繁杂的多余枝叶剪去,却往往顾虑颇多,无从下手。
这样的心态,更多是源于对自己的不自知和不自信,要靠这些标签,才能找到存在感。其实,少些繁杂,多问问自己,什么是不需要的,需要清空的,才能活出自己的风格。
天金策略-股市配资-配资安全配资门户-顶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