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生死的关头,你会突然意识到,曾经为了工作而日复一日的熬夜加班,竟是对自己健康的慢性摧残。那些为了买车、买房而拼命奋斗的压力,也不过是虚无缥缈的浮云而已。
“如果你有时间,别忘了陪伴自己的家人和孩子。把那些买车买房的钱,拿去给父母买双温暖的鞋子,不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挣钱上。”这是复旦女博士于娟在自己确诊乳腺癌后的一年中,发自内心的感慨。她认为,人生中最值得看透的两件事就是:家人、健康。
2011年某一天,于娟躺在医院的病床上,眼泪不禁流了下来。她看着日夜不休照顾自己的丈夫,心中充满了遗憾与感激。遗憾的是自己未能实现心中的梦想,未能陪伴父母、陪伴孩子长大;感激的是丈夫一直以来无怨无悔地守护着她,父母也在病榻旁不离不弃。然而,所有的感恩与懊悔已经晚了,她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。
展开剩余86%那么,是什么样的辉煌与磨难促使于娟产生如此深刻的反思呢?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短暂而充实的一生。
于娟出生在1978年的山东济宁,父亲经营酒店,母亲是一名普通职员,家庭条件相对优越。从小,于娟便生活在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里。父母互敬互爱,家庭氛围浓厚,这种和睦的关系为她的一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。父母不仅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,也为她提供了平等的尊重与自由,培养她的独立性格。
在父母的期望下,于娟从小便是个学习刻苦的学生,品学兼优。她性格开朗,天真烂漫,常被老师和同学称作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,高考时,于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。然而,这并非她的终极目标,她心中最向往的学校是复旦大学。
于是,她不顾一切毅然决然地选择再次挑战自己,重新开始考研,走向复旦的校门。在这条接近梦想的路上,她遇到了那个愿意陪她走一生的伴侣——赵斌元。
赵斌元像一道璀璨的光芒,悄然出现在于娟的生活中,两人一见钟情,迅速坠入爱河。毕业后,于娟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,并与赵斌元快速结婚。婚后,她全身心投入工作,忽视了自己曾经的学术梦想,日复一日的忙碌让她逐渐感到厌倦。
最终,她决定重新拾起梦想,报考复旦的研究生。赵斌元当时已经留校成为了一名教师,对于妻子的决定,始终全力支持。在于娟的考研期间,赵斌元在生活上给予她无私的帮助和关心。
然而,第一次的考研失败让她并未气馁,她选择暂时找一份工作,一边工作一边复习。她更加刻苦,白天上班,晚上回家继续备考,经常熬夜到凌晨。赵斌元看着妻子如此拼命,心疼不已,每天都会为她准备晚餐和牛奶,但这只是暂时的安慰,长时间的压力最终让她的身体出现了问题。
尽管赵斌元多次劝她放弃工作,专心准备考研,可由于家庭经济压力,他们买的房子需要偿还贷款,每月的负担让她不敢轻易放弃。2001年,于娟终于以不懈努力成功考入复旦大学,在那里,她又开始了更加紧张的求学生活。
在复旦的日子里,她忙碌于各种竞赛、社团活动与学术研究,为了争取奖学金和硕博连读的机会,几乎没时间喘息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她获得了一个去挪威深造的机会。这个好消息令她激动不已,马上就回去与丈夫分享,赵斌元也毫不犹豫地支持她的决定,尽管自己需要留在国内照顾家庭。
来到挪威后,她专注于环境保护专业的学习,始终保持着不懈的努力。很快,她顺利获得硕士学位,并回国继续工作。此时,她和丈夫的第一个孩子也顺利出生。对于两人而言,这无疑是幸福的时刻,但即便如此,于娟依旧没有放慢工作节奏,仍然忙碌于论文与学术研究。
尽管赵斌元希望她能够休息一下,为了孩子的顺利出生,于娟依旧坚持拼命工作,几乎没有时间为自己留出喘息的空间。
然而,正当一切看似顺利时,2009年10月,于娟突然感觉到剧烈的腰痛。起初她以为是身体劳累所致,但这种疼痛却迟迟未见好转。最终,在丈夫的陪伴下,她去医院检查,医生最初未能找到明确的原因。可就在准备离开医院时,突如其来的疼痛使她晕倒,赵斌元急忙将她送进急诊。经过详细检查,医生确认她患上了乳腺癌,且已经到了晚期,骨骼几乎全都被癌细胞侵蚀。
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,赵斌元不敢立刻告诉妻子,心中满是恐惧与无奈。面对无法接受的事实,于娟决定坚强地与病魔抗争。她开始接受化疗,剃光头发,吃药、做治疗,但化疗带来的痛苦让她备受折磨。每一次咳嗽,都会剧烈地刺激到骨头,疼痛几乎让她无法忍受。更让她心痛的是,家人们在照顾她的过程中,面容渐渐苍老,脸上布满了皱纹。
即便如此,赵斌元依然坚守在妻子身旁,为她擦拭身体,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照顾。而年幼的儿子则在妈妈不愿吃药时,温柔地劝说:“妈妈快吃药,就会好起来的。”
治疗费用越来越高,赵斌元不得不放弃了刚买不久的房子,为了支付医疗费用,甚至父母也不得不卖掉了老家的房子。每一天,家人都在承受巨大的精神与物质压力,但没有一个人放弃过她。
尽管努力过、坚强过,但最终,于娟还是没能战胜病魔。2011年4月19日,她与这个世界告别,留下了70多篇“战癌日记”,在博客中,她写道:
“人生最痛苦的事有三样:幼年丧母、中年丧妻、晚年丧子。如果我走了,我的父母、丈夫和儿子将经历这些痛苦。所以我要坚强活下去。”
她的“战癌日记”成了她与世界最后的对话,她不希望人们关注她的病情,而是希望人们能够通过她的文字反思自己的健康与生活方式。
于娟在博客中也深刻反思道:“十年来,我几乎没有在两点之前入睡,拼命追求一些毫无意义的证书,每一个夜晚都在摧毁我的生命。”她的遗憾,也成为了无数人健康生活的警钟。
在于娟短暂的一生中,过度的工作压力、不良的饮食习惯、长期的熬夜加班,最终埋下了健康的隐患。她的故事深深触动了社会,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,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保持健康、快乐,避免留下遗憾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金策略-股市配资-配资安全配资门户-顶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